查看原文
其他

修行中的“五十阴魔”(南师读书会6期)

2017-04-08 南怀瑾 佛医堂


▲顶部音频“由美乐师兄朗读


这个作功夫的秘密,都在后面一两卷当中,大家平常最不注意的地方,尤其是五十种阴魔——五阴解脱。《心经》上说:“照见五蕴皆空”,五阴是怎么空的?要作功夫空。我曾说大家“倒果为因”,把佛学的果,拿来变成自己的。现在回转来“倒因为果”,要自己去求证。讲到五十种阴魔,大家不能不读书,不读书就是我慢,是犯戒的。

 

诸佛菩萨把法门传给你,这就是法本。佛在《楞严经》卷九色阴区宇中说:“汝坐道场,销落诸念,其念若尽,则诸离念,一切精明,动静不移,忆忘如一。当住此处,入三摩提。如明目人,处大幽暗,精性妙净,心未发光,此则名为色阴区宇。”那时念头没有了,一切清清楚楚,这时动静是一样的,一个杂念不起,功夫到了“忆忘如一”,应该在此入三摩地。就好像“明目人处大幽暗”,在幽暗中有微明。“精性妙净,心未发光”,这时生命本性的境界很清净,很微妙。而一般人心理是活络的,乱七八糟的,眼睛闭起来是漆黑一片的。如果现在有人做到“销落诸念,动静不移,忆忘如一”的境界,那不晓得牛吹得多大,其实也只是一种境界而已。

 

南怀瑾老师


是什么境界呢?“精性妙净,心未发光,此则名为色阴区宇。”这是心理上快要转变时的一种心理变化,没啥稀奇!换句话说,当你打坐时,心里空空洞洞,或多少年,多少月,多少日,几个时辰,那是由于你生理四大调顺,瞎猫碰到死老鼠,如电源般插上了。这并不是真功夫,稍过一会儿又掉了,这些都属于色阴区宇。

 

讲到色阴区宇,有几部书应该看——《神僧传》、《神尼传》、《佛祖历代通载》等。看这些传记,能启发真诚向道之心。还有一本《憨山大师年谱》,憨师二十八岁到处参学,到盘山顶上,有一茅篷,有一个和尚在里面打坐,不理憨山大师。那和尚吃饭,憨山大师跟着吃,那和尚喝茶,他也自己喝。后来吃饭时间到了,憨山大师就给那个和尚做饭,喝茶时间到了,就煮茶,吃完了就自己经行。如此到第七天,那和尚才跟憨山大师说话,那和尚说:“我住此岩三十余年,今日始遇一个同风。”

 

有一晚吃粥了,憨山照样在山顶行香,站在那里定住了,觉得天地世界,在一片光明中,正是“销落诸念”的境界。他进了茅篷后,那和尚一看,开口了:告诉你,此乃色阴区宇,你功夫作到这个境界也不过如此。老僧在此三十年,夜夜经行都在此境中,有啥稀奇!年轻人,就是这样难,也就有这样容易。那个和尚,三十年夜夜经行,身心都忘掉了。你们注意,修行人!你们还在色阴区宇的上半截,闭起眼睛漆黑一片,在那里瞎摸瞎坐。

 

朗读“南师读书会”的美乐(最前面那位)


“若目明朗,十方洞开,无复幽暗,名色阴尽。”一片光明,墙壁山河大地都透视了。千万不要以为这时得了神通,想当祖师爷,在这里头玩起来了。在这个色阴区宇里,还有十种境界,都是魔境,自己去看经研究。你们在那里搞气脉、三脉七轮、上丹田、下丹田,颠颠倒倒,反反复复,在那里干什么?都是在色阴区宇里。想做到色阴尽,把生理空掉,你以为气脉通了就成道啊?充其量不过到达了色阴尽而已。能够达到色阴尽,身体真的空掉了,所谓气脉不气脉,已不在话下,那还是最初步的事。佛说这时才能“超越劫浊”,五浊中跳出一层而已。可是成道了吗?

 

下面佛继续说:“观其所由,坚固妄想以为其本。”这还是妄想,而且是大妄想,不是小妄想。我们现在坐在那里,是小妄想。那个境界,身心都忘了,正是一个大妄想,是一个坚固的大妄想,还以为自己没有妄想。

 

在这一段里,佛告诉你,在色阴区宇中有十种岔路。十种还是大原则,若详细讲,起码要讲三个月,你们自己去研究,这些都是坚固妄想的色阴境界。

 

在佛医堂打坐的美乐师兄


“彼善男子,修三摩提,奢摩他中,色阴尽者,见诸佛心,如明镜中,显现其像,若有所得,而未能用,犹如魇人,手足宛然,见闻不惑,心触客邪而不能动,此则名为受阴区宇。”这是叙述到了受阴区宇时的情况。

 

还有些人,用功常作空念,空久了,身体僵化了,禅宗称之为“枯禅”。“枯木岩前岔路多,行人到此尽蹉跎”,你认为要空念,以为只空这一念就对了,那还差得远呢!搞久了,身心都会僵化的,一百个有五十双走上岔路。古人这些都是法本,你们都要去看。

 

现在你们懂了,一点都不必怕,而且是必须要经过的。此时到了感受的范围,再进一步好像身体被什么东西压住了,捆绑了一般,翻也翻不过来。到了用力一挣,翻过来了,有些人就觉得好像有鬼!实际上,是你自己的独影意识作用,哪里有鬼?都是生理上不舒服,是唯心所造,没有鬼那回事。

 



这时翻过身了,“若魇咎歇,其心离身,返观其面,去住自由,无复留碍,名受阴尽。”觉得自己离开身子了,道家讲出阴神。出阴神有什么了不起,第七、八识还没离开,暖、寿、识都还有,所以能看见自己在呼吸。

 

“是人则能超越见浊。”这时见地不同了,什么大学问家、大思想家,都不在话下。所谓学问、思想者,其实是妄想之集中而已。

 

“观其所由,虚明妄想以为其本。”这还是妄想,这不是色阴的坚固妄想,这时身心可以脱离,妄想变成泡沫一般,空虚了。

 

“虚明妄想”还是一个大妄想。事实上,五阴都是大妄想。如果在受阴区宇里头搞不清楚,还是有十种大魔境界。但神通跟神经,两个是双胞胎,境界来时,叫你不作圣解。你把握住《金刚经》所讲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”你不理,不以为自己得了道,那就有助于进步。“若作圣解”,你若认为自己这个功夫了不起,这个就是道,“即受群邪”,就落入阿修罗道,魔道里去了。

 



所以佛与魔,地狱与天堂,众生与佛,只一念之差,也没有差,一线之隔,也没有隔。由凡夫到成佛,通通靠般若智慧的一点道理。理不明的话,就要靠佛的经验。在《楞严经》的五十种阴魔里,差不多把所有功夫的境界,所有的秘密都露给你了。事实上,这五十种阴魔境界,你用得好,就不是魔境了。换句话说,这五十种魔境,都是一步一步的境界,而且有些是必定经过的境界。用得不好,就完了,就下去了。如爬十几层楼梯,爬不了两层楼就下去了,这是修行用功要注意的地方。所以,经题上所谓的“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”,的确是明言密意。故佛于《金刚经》中说:“须菩提,如来是真语者、实语者、如语者、不诳语者、不异语者。”释迦牟尼佛没有骗我们,也没有瞒我们,是我们自己读经没有参通他的密因,也没有参通他告诉我们的修证方法。

 

以上是我们的第二个纲要,修证上的纲要。


欢迎各位师兄扫描下面二维码,打开“喜马拉雅FM”,关注佛医堂收听更多南师读书会节目:


“南师读书会”录音二维码


流通处公益推广:

 建议使用符合人体力学的“佛医养生打坐垫

 传统的内功修行辅助养生茶“飞天茶、辟谷茶”介绍



编辑声明


  佛医堂微信所发布、回复的一切内容大部分整理自公开媒体,仅作公益性分享、研讨之用,内容仅供参考,不一定代表佛医堂意见。如果您有任何观点,欢迎大家在文章底部的评论栏里和我们的编辑义工对话。另外,如您认为微信的图文内容有任何版权问题,请邮件联系我们:admin@foyitang.com ,我们会及时更正。

  佛医堂公益团队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,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。

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可收听往期南师读书会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